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25周年系列报道《我们在路上》——播控系统的发展变迁

2010年12月16日 19:50:55 来源:桂视国际网 黄培录 实习:李子跃 (发布者:gltvs.com)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留言】 【打印】 【关闭

 

 

 

 

 

  继续我台建台25周年的系列报道,我们电视节目,经过记者的前期采访、剪辑,编导的后期加工制作等流程之后,全部制作完毕了,但是这个时候要将节目输送到千家万户还得依靠我们电视台的一个重要部门播控室完成来最后的传输工作,这些年来我们电视台的播控室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和观众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里就是我们桂林广播电视台的播控室,一墙的电视机24小时播放着68个频道的不同节目,我们桂林广播电视台制作完成的节目素材每天都会上载到播控系统中,再经过播控室的一整套系统的配合,将数字化的电视信号传输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最终成为您眼前的电视图像。不过25年前刚刚建台的时候的播控室可不是这样的。
  【同期声】电视台播控部 原主任 胡漓江:“那时播出设备是非常简陋控室,那时是在文昌桥头那个地方,是简易的活动房。我们就在一楼一间房,很小的一间房,大概估计10几个平方。放的设备也是很简陋,那时还用录像机就是大4份之三的录像机。”
  由于当时的环境条件很简陋,设备常常出状况。
  【同期声】电视台播控部原工作人员 李秀英:“以前是磁带是热胀冷缩,有时候一播着它就崩盘。”
  所以观众们常常是节目看着看着就变成了请您欣赏。92年桂林广播电视台的办公大楼建成,电视台播控室的办公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因为技术不够先进,播出流程操作起来依然比现在的要繁琐得多。
  【同期声】电视台播控部 主任 秦旭:“大概在2004年之前,我们还是由这盘带混播。还是由人工来放录像带, 主要是通过这种录像机的方式,由人的手工来放不同的带子。包括电视剧呀广告呀,不同的专题呀,主要通过录像机来放。”
  手工操作难免会有误差,2004年之后我们电视台投入两百多万元建立了一个硬盘服务器系统,播出的节目素材通过电脑联网全部上载到硬盘服务器上,根据事前设定的播出表定时播出。这套硬盘服务器系统保证了节目的准点播出,而且信号削减的情况得到了改观,节目的播出质量比原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还使我们电视台节目增加播出数量成为了可能。这个硬盘播出系统建好之后,我们桂林广播电视台的播出频道也由原来的2个扩展成了新闻综合、公共、科教旅游三个频道。
  【同期声】我们的素材是首先上载到这两台工作的盘卡里面,这两个盘卡里面是有10个T的素材容量,大概可以存3600个小时。 
  经过这两台服务器进行素材输出后,电视台控制的信号输出就全部完成了,下一步就要把数字信号传输到网络电信公司的调适器当中。
  【同期声】我们大部分观众收看有线电视的话,主要是通过这个机架的信号输出观众的家里面。
  除了要传输素材之外,播控室还要随时监控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监控人员实行“两班倒”,全天24小时工作,以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
  【同期声】电视台播控部 工作人员:“播到老百姓家里的节目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正确的。如果不正确就会出现错误。”
  25来,我们桂林广播电视台的播控人员经历了从手工播带到模拟化的信号输出再到数字化信号输出的发展历程,我们节目的播出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我们会努力使您家中的电视荧屏更加清晰、精彩。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更多专题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