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我们在路上”系列报道之十八:关注民生 我们与您零距离

2010年12月20日 18:42:35 来源:桂视国际网 戴萍 桑蓓 (发布者:gltvs.com)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留言】 【打印】 【关闭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坐在屏幕前和你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一晃就是八年了,回首这八年来做民生新闻的点点滴滴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进入21世纪,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一大批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各地都办得很火,因为立足于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民生新闻得到了大量电视观众的认可,桂林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时间》栏目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了。
  【同期声】桂林广播电视台社会新闻部主任 银长双:“当时我们台在新闻方面只有《桂林新闻》一档节目。台领导也希望我们能够跟其他兄弟台一样,能够办一档观众能够参与互动的一档节目。能够丰富我们台的新闻节目,所以就抽调了十几二十位同志,组建了一个栏目组,正式筹办《新闻时间》这么一档栏目。”
  《新闻时间》在创办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同期声】桂林广播电视台社会新闻部主任 银长双:“当时我们十五分钟的民生新闻节目,按正常的人员配备,也应该有十五到二十个人。但是当时包括《桂林热点访谈》在内,我们一共也就是二十个人,这样我们每天维持十五分钟时非常困难的。另外一个在设备方面,我们也不太够,我们每天能够用的人,能够用的设备都是非常紧张的,在资金方面,当时台里都没有额外的资金来做这档栏目。”
  因为资金比较困难,从栏目的片头片花制作到logo都是大家自己想办法去找外面的单位来合作解决的。
  【同期声】桂林广播电视台社会新闻部电视制作 李小仕:“当时我们台是第一次做民生新闻,播出时间是(晚上)10点15分。时间段不是太好,做片头的时候,基于要更好的传播这个时间。给它下了一个文章,时间在做的时候,给它自己转动,停留在10点15分。片头画面用的都是一线记者拍摄回来的很精彩的画面,就是要体现,我在您身边,我们零距离这么一个主题。” 
  虽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是大家的热情都非常高,只筹备了短短的半个多月节目就开播了。在日常的报道中,记者们时刻铭记着自己的职责和节目的宗旨,为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2004年,记者周详师在灵川采访了一个双臂残缺的农村青年黄阳光,在记者的帮助下,他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同期声】桂林广播电视台记者 周祥师:“我们去采访的时候,他说最低要求呢能办个残疾证,我说办残疾证干什么呢?办个残疾证在农村里开个代销店可以免他的税啊,我们跟踪报道了,现在不是问题了,后来我怎么把他培养成一个,利用他的特点,培养一个有用的人有为社会做贡献,能够自食其力这样一个人。”
  在记者的帮助下,黄阳光参加了残疾人艺术团,经过刻苦的训练,它在舞台上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的才艺,出国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个没有手臂高中没有毕业的农村青年走上了另外一段人生路。在《新闻时间》播出的四年时间里,象这样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到了2008年,台领导决定把民生新闻做大做强,于是从组织机构上对社会新闻进行了充实,成立了社会新闻部,把原来20分钟的《新闻时间》扩版成了30分钟的《身边》栏目。
  【同期声】桂林广播电视台社会新闻部主任 银长双:“当时为什么扩版,因为这个节目本身做了几年以后,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需要一个更新。另外一个就是说在时间的长度上,20分钟已经不能容纳太多的东西,所以台领导就要求我们对栏目有一个扩版。”
  同时社会新闻部还开办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方言栏目《板路》,从内容上来说《板路》也属于民生新闻的范畴,因为它也同样是一档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栏目。从08年到现在,《身边》和《板路》得到了观众的支持和厚爱,收视率也一直稳步向前,成为了桂林广播电视台的品牌栏目。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遵循“新闻无处不在,我们就在您身边”的栏目宗旨,与你们零距离!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更多专题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